8月24日,由腾讯汽车联手汽车·创新港举办的2017全球汽车AI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全球30余位科技公司的高管、汽车行业内的专家以及学术专家齐聚大会为无人驾驶的未来发展献言献策。
重量级嘉宾其中包括谷歌无人车之父 Sebastian Thrun、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英特尔全球人工智能战略规划总经理Fiaz Mohamed、宝马中国互联驾驶研究院与自动驾驶联合副总裁Robert Bruckmeier、奥迪与大众集团中国自动驾驶技术中心总监、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等等。在大会上,“全球汽车AI俱乐部”正式成立。
此次大会上,有7位业界顶尖专家学者发表了关于人工智能的主题演讲。主题涵盖了人工智能的前景,在汽车上的应用场景,中国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以及移动通讯技术等多个前沿话题领域。
谷歌无人车之父Sebastian Thrun认为在一两年之后,机器的学习能力要远远超过人类学习能力,并且在2050年自动驾驶会超过人类驾驶行为。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认为人工智能将彻底颠覆汽车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会深刻影响整个汽车行业的气质和面貌。
英特尔全球人工智能战略规划总经理Fiaz Mohamed提出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挽救很多的生命,并减少车祸的死亡率。预计在2025年,全球将会销售1.1亿辆汽车。届时如果无人驾驶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市场规模将会达到7万亿美金。
奥迪中国自动驾驶与底盘研发总负责人 Stefan Greiner看好中国可能成为首个实现自动驾驶的国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也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表示现阶段急需要找到一个能够解决城市拥堵的方案。未来汽车与智慧城市的融合才能解决人类高效出行问题。在他看来,SVSC(SVSC=汽车+AI+X)将是未来城市高效移动出行的重要解决方案。
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司互联驾驶研究院与自动驾驶联合副总裁 Robert Bruckmeier表示真正通过自动驾驶可以重塑未来的出行方式。中国的消费者由于城市化以及经济的迅速增长,消费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出行需求。宝马也希望与中国的同行和企业合作,为中国客户打造中国式无人驾驶车。
美国高通公司高级技术标准总监李俨也在演讲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人工智能简单来说就是分为感知、推理和行动这三个步骤,是通过计算能力来替代一部分的人类智能。当把5G通讯的环节加入之后,会进一步加强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从这一角度上来说,5G是智能驾驶技术整合的“润滑剂”。
在大会上,还进行了关于未来汽车行业主导权、汽车价值链重塑以及未来法则制定话题的三场互动讨论。与会嘉宾畅所欲言,表达出了自己对于行业形势,未来走向的独到观点。其中,中国汽车创新孵化器联盟理事长、上海国际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徐健表示,从人工智能角度来讲中国当前的应用场景、消费者习惯、法律环境还有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态势应该能为汽车AI商业化进程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Sebastian Thrun认为汽车AI的发展必须有清晰的规则做保障。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也认为传统车企不积极合作必然会掉队。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吴甘沙表示,做高速自动驾驶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作为后来者一定要非常谨慎和敬畏。